close
【工商時報/工商社論/2008.05.12】

馬蕭團隊已緊鑼密鼓為520執政進行準備,儘管國人對新政府充滿期待,但是,新政府若不能妥善面對、處理兩大挑戰,未來執政之路難免波折不斷。
新政府面對的第一個挑戰,就是「馬」上執政的迷思。

國民黨失去執政權已長達8年,人才明顯斷層,面對8年來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變化,就算有經驗的老手,也要一段時間了解掌握實際問題、重新適應,才有可能作出令人期待的績效。

但是,或許是馬蕭在競選期間及選後將話講得太滿,因此,立刻陷入必須「馬」上作出績效的龐大壓力,為此準內閣未上任即拚盡全力準備業績,但是,迄今可以拿上檯面的大概只有民進黨政府不願處理的油電價調漲,倉卒、未經充分評估且有破壞預算制度之虞的追加減預算案,以及非操之在我、變數極多的兩岸包機、陸客來台觀光議題。

「馬」上執政的迷思,讓新政府團隊犯了「馬」上作績效的焦慮症,不能按部就班、謀定而後動,施政品質不免令人憂慮。而平均年齡已接近60歲的準閣員,為求「馬」上績效,疲於奔命,體力透支,縱能勉強撐持一時,遲早會難以為繼,準內政部長廖風德的猝逝,無疑是提醒新政府必須穩步前進,避免欲速而不達。

坦白講,一個有執政經驗的團隊,對於推動國政,應該有前瞻宏觀的布局及細緻務實的執行規劃;老臣謀國更應該深謀遠慮,腳踏實地,不能像新手一般的躁進、追求短效。

8年前扁政府接掌國政,意識形態治國成了最大敗筆;如今新政府若一直陷於「馬」上績效的迷思,不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意識形態治國?對此新政府豈能不慎!


新政府的第二個挑戰,就是未來政府決策運作的模式。

準總統馬英九是獲得58%得票率、7百多萬選民支持的新民意強人,國民黨在立法院擁有超過四分之三的絕對多數席次,這種強大民意基礎理應讓新政府可以放手作為,但是,馬英九明顯不等同國民黨,面對在國會居絕對多數的國民黨立委以及益趨強勢的國民黨中央,未來府院黨及國會的權力互動,無疑構成新政府的嚴厲挑戰。

就府院互動而言,馬蕭劉間有長期互信及良好默契,而馬英九又表明執政後將退居第二線,很明顯意在讓閣揆劉兆玄能夠放手作為,然而,行政院需對立法院負責,強勢閣揆如何與國民黨居絕對多數的強勢立法院彼此磨合,不僅是劉兆玄推動施政的最大挑戰,也是新民意強人馬英九政治智慧與手腕的考驗。

我國憲政體制傾向總統制的雙首長制,行政院與立法院間的可能矛盾,總統皆不可能置身事外。

廣大民意也不可能期待總統只是扮演第二線的角色,施政的最終成敗總統都必須概括承受,負起最後的責任;這是民選總統的宿命,也是馬英九未來無可迴避的重責大任。

國民黨中央近來的強勢表態,似乎有意讓國民黨成為與行政院、立法院平行的第三權。

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日前提醒閣員「心中要有黨」,還表示未來將是「以黨輔政」,並積極建立黨政協調機制,在在凸顯未來國民黨不會甘於扮演選舉機器的角色,而會積極參與政務。再者,內定接任海基會董事長的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亦無避忌地對兩岸政策強力發聲,並有意將國共平台的商談共識及運作,納為海基會的功能,這樣的企圖心益加凸顯國民黨在兩岸事務的發言權上,毫無鬆手打算。

老實說,國民黨近年社會形象的提升,主要是賴馬英九改變國民黨的老大形象。

「舊」國民黨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並沒有太大的改善,因此,未來黨政分際如何拿捏,很大部分仍繫於馬英九的態度,以吳伯雄在政壇的歷練以及與馬英九的長期良好互動,黨政間的矛盾不致成為嚴重問題,但是,如何從制度面建立可長可久的黨政運作機制,仍是馬英九必須深思熟慮的重要政治課題。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0,4442,content+120611+122008051200361,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當我們同債一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