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年費 多家調高(2009.03.06)
.銀行「清卡」 鎖定「呆卡」(2009.02.27)
.刷卡金未達門檻 要繳年費了(2008.11.11)
.信用卡 另一個金融未爆彈?(2008.10.30)
.信用卡循環餘額續降 消費力減(2008.10.29)
.廠商倒閉 已刷卡預付款免還(2008.10.07)





信用卡年費 多家調高

信用卡年費 多家調高.gif
銀行擬提高信用卡免年費門檻,民眾要聰明用卡才能避免多支出年費。

經濟日報╱記者 雷盈╱台北報導╱2009.03.06】

金管會推動雙卡降息衝擊銀行獲利,多家銀行已研擬全面調高年費。聯邦銀4月起一年要刷滿1萬元才能免年費;富邦銀則從下半年起,若持卡人年消費未滿1.2萬元,便強制收取年費。

聯邦銀行信用卡部協理陳明智說,聯邦銀將全面調高年費收取門檻,過去持卡人只要一年內刷卡一次以上(不限金額)即可免年費,4月起則必須年消費達1萬元,或刷卡十次,才能免繳年費。

此外,聯邦銀也規定,持卡人若年消費達5,000元或年刷五次,要交500元年費;若持卡人一年內有消費,但未達5,000元或刷卡未達5次,就要繳1,000元年費。

富邦銀則預計從下半年起,取消過去一年刷卡12次即免年費的優惠。富邦銀表示,以後銀行收年費不再看持卡人刷了幾筆,而是看年消費額,如果白金卡持卡人一年刷卡金額不到1.2萬元,就要繳納年費。

富邦銀說,銀行會仔細檢視客戶是不是真的有貢獻,過去很多客戶一年沒消費,年底才打電話請銀行通融,以前銀行為了爭取客戶,會請客戶隨便刷卡一次就不收年費,但現在將強制執行,沒得商量。

玉山銀行表示,玉山銀只對王建民卡收年費,其他的信用卡目前則免年費,但銀行已研擬要把年費收取標準調高,最快下半年上路,以後應該不會再有一年刷卡一次就免年費的好康。

由於市場景氣差,去年底中信銀、台新銀就已調整年費收取方式,持卡人須年消費達1.2萬元才免年費,加上愈來愈多銀行加入收年費行列,銀行主管預估,今年底市場就應該不會有免年費卡片。







銀行「清卡」 鎖定「呆卡」

經濟日報╱記者雷盈、李淑慧、洪凱音╱台北報導╱2009.02.27】

國內景氣低迷,持卡人減少消費,銀行已積極檢視持卡人刷卡狀況,展開「清卡」活動。荷蘭銀行1月大砍34萬張信用卡;台新銀行更從去年11月起,由客服人員主動鼓勵近一年不曾動用信用卡的持卡人「剪卡」,至1月底停卡數已超過37萬張,並以「清卡」60萬張為目標。

消費券對信用卡產生嚴重排擠效應,金管會統計1月信用卡簽帳總金額較去年同期減少20.85%至1,025億元。現金卡使用情況同樣冷清,1月現金卡整體放款餘額較去年同期減少363億元,減幅近三成。

景氣差,民眾不常刷卡,讓銀行信用卡業務經營困難,金管會指出,近兩個月本國銀行信用卡部門賠錢的比賺錢的多,連信用卡業務量大的花旗銀行也只賺一點點,其他銀行更不用說,信用卡市場愈來愈難經營。

為了降低成本,銀行近期已展開「清卡」行動,民眾如果持有一年以上未動用的「呆卡」,很可能成為銀行主動遊說剪卡對象。

台新銀資深副總經理邱豐凱表示,國人平均有四張以上信用卡,銀行主動清卡,每卡、每年至少可減少100元經營成本;持卡人也可省少失卡或被盜刷的風險。

台新銀清卡動作將延續到今年4月底,預計減少卡數可達60萬張,活卡率(即有效卡占流通卡比重)將從55%提高到70%;若以每卡100元成本計算,台新銀一年可省下6,000萬元。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和國泰世華等主要發卡行,也已開設信用卡語音剪卡服務。中信銀卡友只要打客服專線,選「信用卡服務」,輸入卡號或身分證字號後,會聽到「信用卡註銷」選項;國泰世華客服專線,在卡友選擇「其他服務」後,就有「停卡」選項。







刷卡金未達門檻 要繳年費了

【經濟日報╱記者黃欣/台北報導/2008.11.11】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金融機構受傷慘重之餘,也不斷削減信用卡的福利,以往「形同虛設」的年費,現在也由虛轉實,要求刷卡金額未達門檻的持卡人必須繳年費。銀行主管表示,為了縮減銀行成本,信用卡福利不排除再度縮水。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9月信用卡總流通卡數為3,491萬張,雖然比上月減少19萬張,但換算下來,每位符合信用卡申請資格的國人,平均手中仍握有三到四張信用卡。

銀行主管表示,部分卡友是為了首刷禮或其他福利而辦卡,其實動卡率並不高,但銀行一樣要支出相當的成本,因此不排除未來使用信用卡必須支付年費。銀行主管說,針對一些超過六個月未使用的「呆卡」,銀行也傾向建議卡友直接剪卡,不再為了卡量挽留消費者,以降低銀行支出成本。

台新銀行信用卡事業處資深副總邱豐凱表示,根據台新的統計,繳交年費的信用卡,其活卡率高達九成,比一般不收年費的卡片高出許多。邱豐凱表示,當卡友必須年費時,不但會提高該張信用卡的消費金額,同時動卡率也會大大增加,對銀行來說可提升卡片效益。

邱豐凱也表示,為了提高信用卡的效益,未來發展目標將不再是衝刺卡量,而是朝向增加有效卡數,以「活卡」數量為目標,並減少呆卡的成本。

邱豐凱表示,目前台新的活卡率約占五成,流通卡量排行市面第二,有效卡則是第三名。未來將會逐漸調整,朝向減少流通卡量,並增加有效卡量的目標邁進。

邱豐凱說,現在要推出新的信用卡,對任何銀行都是一大挑戰。他認為,要能存活下來的信用卡,除了產品要夠吸引人,對消費者有足夠誘因去申請,此外,通路更是決勝重點。

邱豐凱表示,未來信用卡版圖將是「通路為王」的時代,必須擁有通路才能「事半功倍」。而且這些通路也必須具有一定規模,才能夠和信用卡產品相輔相成。








信用卡 另一個金融未爆彈?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二十九日電/2008.10.30 02:14 am】

美國銀行業面臨信用卡壞帳率攀升的風險,為避免卡債和無擔保信用額引爆另一波信用危機,金融業者今年上半年已著手沖銷210億美元的壞帳。

美國金融機構唯恐信用卡和無擔保信用額度在房貸之後引爆另一波信用危機,今年上半年已著手沖銷210億美元的壞帳。分析師估計,隨裁員人數增加,金融機構在未來一年半間,至少會再損失550億美元。

目前銀行的損失約達卡債總額的5.5%,但有可能超越2001年科技泡沬化後7.9%的紀錄。花旗集團財務長柯瑞騰(Gary Crittenden)說:「如果失業繼續增加,信用卡淨壞帳率可能超過歷史水準。」

面對這枚未爆彈,發行威士卡、萬事達卡及其他信用卡的公司急著止血,過去持卡人可輕易以房屋淨值取得信用額度以償還卡債,或者乾脆將卡債餘額轉而整併到另一張新卡,現在這些選擇已不復見。

像美國運通(AE)、美國銀行(BOA)、花旗集團,甚至零售商目標公司(Target)等大型放貸機構,都開始嚴格審查申請人的資格,並在持卡人資料裡尋找高風險客戶。

根據向金融監理單位申報的資料,另一個發卡數量高的第一資本公司(Capital One)已積極關閉未使用的靜止帳戶,並從第二季起,將客戶信用額度降低4.5%。

金融機構雨天收傘,拒絕已經負債的客戶,並減少持卡人的信用額度。有些極端的例子是,放款機構監測到持卡人和其他高風險貸款戶到同樣的商店去購物,甚至或取消原本的無擔保信用額度。

金融機構的恐懼不是沒有原因,一些財務困難的持卡人甚至拿信用卡來購買汽油和食物等基本必需品。

即使信用評等良好的人都受到影響。美國運通的持卡人通常收入較高,但公司仍決定提高利率2至3個百分點,循環利率可能因此從15%升高到18%。

為了省錢,一些紅利回饋專案也變得小氣。例如,金融機構將紅利兌換的Sony大螢幕電視換成其他便宜廠牌。

信用欠佳的客戶也不再享有銀行提供免付利息的寬限期。
與2005年信用卡申請邀請函滿天飛的情況相比,美國家戶現在每年平均少收到13封垃圾郵件。

根據直銷研究Mintel公司資料,提供給新客戶或現有持卡人的促銷郵件已下降至84億封,是2004年來的最低水準。網路線上申請數量也因此下降,為五季來首見。







信用卡循環餘額續降 消費力減

【經濟日報╱記者黃欣/台北報導/2008-10-29】

股市低迷不振,民眾消費緊縮情況也持續惡化。中央銀行28日公布今年9月消費貸款餘額為新台幣6兆7,093億元,比前一月減少96億元,其中「其他個人消費性貸款」及「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都明顯下降,顯見國內消費力道衰減。

央行昨天公布9月其他個人消費性貸款餘餘額為新台幣7,117億元,比8月的7, 166億元減少49億元。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也從8月的2,501億元減少到2,492 億元。央行官員指出,由相關數字來看,不排除國內出現消費緊縮的跡象。

今年6月以來,消費性貸款餘額逐月下降,9月相關數字更已降至前年11月的水準,可見國內消費市場萎迷不振。

央行官員表示,大部分國人仍習慣當月繳清卡費,若非必要便不會動用循環信用。尤其最近金融風暴,讓不少投資人受傷慘重,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降低,代表國人愈來愈少刷卡,消費趨於保守。

銀行信用卡部主管則表示,今年9月的循環信用縮減幅度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旅遊消費比去年同期低了一兩成。

像暑期本應是旅遊旺季,不少民眾刷卡買機票或出國消費,常會讓刷卡金額大增,但銀行主管表示,今年也許是受到股市下跌影響,旅遊人數較往年銳減,也影響信用卡刷卡金額。

銀行主管表示,會申請消費性貸款的客戶,不少都是固定受薪階級,但因為整體環境欠佳,經濟前景未明,加上沒有調薪,這些受薪族群往往選擇勒緊褲袋、節省消費,導致消費性貸款自然下滑。








廠商倒閉 已刷卡預付款免還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2008.10.07】

「假分期、真貸款」的消費爭議非常多,一旦提供預付型商品或服務的廠商倒閉,民眾欠銀行的消費性貸款還要不要償還?最近有幾起法院判決,判定民眾勝訴,可以不必給付銀行的借款。

消保會表示,法院的判決極具消費者保護精神,值得肯定。法院之所以判決民眾可以不必還錢,所援引的依據是「相關連契約」以及「誠信原則」。

所謂的「相關連契約」就是說,如果A廠商與B銀行合作,推出「分期付款」機制,民眾與A廠商簽訂買賣契約的同時,也與B銀行簽訂貸款契約,A廠商與B銀行就有共同牽連的利益存在。如果A廠商倒閉,民眾可以不必再付款B銀行。

這種「相關連契約」被歐盟廣泛採用,然而目前國內的民法、消保法、銀行法等相關法令,並未納入這項觀念。幸好法院的判決援引國外的作法,仍然納入「相關連契約」的意旨。所謂的「假分期、真貸款」,都發生在「遞延性服務」上。

舉例來說,補習班、健身房、直銷美容、留學中心等,業者要求消費者一次繳完所有費用,若消費者錢不夠,業者會請消費者向銀行辦理消費性貸款。

若業者惡性倒閉或經營不善而關門,過去銀行堅持債權,仍要消費者繼續償還貸款,不少受害民眾上街頭抗議。

去年7月,金管會、消保會、銀行公會達成協議,若銀行與廠商合作推出「假分期、真貸款」,萬一廠商倒閉,最後將由銀行埋單,但不溯及既往。

由於上述機制不溯及既往,許多的消費爭議還是得由法院判決,消保會發現,近一年法院審理消費訴訟案,最後多判決民眾勝訴。

銀行局官員表示,民眾若購買預付型的商品或服務,建議以信用卡刷卡,盡量不要以現金支付、或向銀行辦理消費性貸款。銀行局官員表示,如果民眾以現金購買預付型商品或服務,一旦廠商倒閉,將求償無門。但如果以信用卡刷卡,一旦廠商倒閉,信用卡組織會把此款量列為「爭議款項」,民眾可以不必再支付。

但如果是向銀行辦理消費性貸款,則要弄清楚銀行與廠商之間是否有合作關係。如果有合作關係,基於「相關連契約」原則,廠商倒閉,民眾可不必再付錢:但如果沒有合作關係,而是民眾自己去找銀行辦理消費性貸款,如果廠商倒閉,民眾恐要繼續償還銀行款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當我們同債一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